红薯表示不服,卖红薯又怎么啦?红薯卖得好,能救人无数,还能走上人生巅峰呢!
白薯的别名实在太多,什么红薯、番薯、甘薯、地瓜……为了方便,本文就统一叫它“白薯”。不过,“番薯”这个名称还是不能忽略的,因为这暗示了它的“歪果仁”身世。
现在一般认为,白薯原产于美洲奥瑞诺科河(Orinoco)到尤卡坦半岛(Yucatan)之间的地区,只有一个栽培种,所以即便有十几个不同的名字,本质上都还是指同一种东西。白薯最早在明朝传入华南沿海的福建、广东一带。那时正是欧洲开辟新航路的时代,许多原产于美洲的物种跟着欧洲人的船队,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足迹,白薯便是其中之一。
万历年间,福建人陈振龙和儿子陈经纶在和菲律宾经商时,发现了白薯这种神奇的作物:生熟都能吃,味道甘甜,好种易活还高产,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!陈振龙大为惊喜,很想把它带回老家种植。但白薯在当时的菲律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宝的级别,严禁出口外传,他们在失败多次之后,终于蒙混过关(据传说,是将白薯藤编在船上的绳索里),把白薯种带回了福建。
当时,福建正闹旱灾。福建巡抚金学曾读过陈经纶推荐白薯的禀帖后,看到了救灾的希望。试种看到成果之后,金学曾便在福建推广种植。第二年,泉州地震,福州大旱,但因为之前种植了白薯,成熟之后的收获比谷物多了好几倍,很多地方因此度过了这次灾难。白薯立下大功,大家争相栽种,很快便在福建普及了。福建土地贫瘠,台风多发,推广种植白薯之后,福建得以“荒而不灾”。
明万历年间,徐光启也曾从福建将白薯引入上海一带,以应对水灾造成的饥荒。到了清朝,陈振龙的后代又将白薯推广到了北方。白薯产量是谷物的数倍,又易于管理,价格也极其便宜,一季白薯有时候甚至能顶上半年,藤蔓还能作为牲畜的饲料。意识到白薯的优势之后,清朝统治者如康熙、乾隆等人,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白薯,白薯慢慢的变成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。
中国是最大的白薯生产国,白薯曾是解决口粮问题的重要“功臣”。未解决人口增长和粮食供需之间的矛盾,加上一批优良品种的成功繁育和推广,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,中国的白薯种植蒸蒸日上;1962年,中国的白薯种植培养面积一度达到一千万公顷左右。你可以回家去问问老一辈人,许多都对这种粗粮怀着不一般的感情,要么对救人一命的白薯充满怀念,要么回想起天天吃白薯的日子就胃里发酸。
到了70年代后期,由于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,粮食的供需矛盾得到了缓解,“吃饱肚子”不再是大问题了,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,依赖粗粮充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。白薯的种植培养面积在80年代迅速下降。白薯的用途也由充饥的主食,逐渐转变为饲料、工业原料以及保健食品。在白薯当粮的年代,80%以上的白薯被农民食用,而如今农民种植的白薯,自己食用的比率已经不到1%。白薯的吃法也慢慢变得丰富:能做成粉丝、粉皮、薯片、薯干,甚至还被做成蛋糕等甜点。
到了现在,中国人饮食的主体问题已经不再是营养不足,人们慢慢地认识到白薯不止是填饱肚子的救灾粗粮,也是富含粗纤维、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健康食品。说起来白薯确实是十分良心的一种粗粮,香甜松软满足味蕾,又没有蛋糕巧克力那样的负罪感。白薯的培育,也在不断迎合我们味蕾的要求。现在鲜食白薯培育方向,一个是高度糖化(淀粉转化成糖),一个是富含淀粉。糖化的白薯稀软如熟柿子,掰开都会流糖汁,而富淀粉的白薯干松粉糯,更有“栗子味儿”。
城市居民对白薯的兴趣大增,消费量大幅度增长,而这又为种白薯的农民带来了新商机。
说起海南的农作物,你可能会想起椰子、菠萝,但不太可能想起白薯。其实海南种白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白薯的原产地气候炎热,而海南地处热带,沙地资源丰富,天然适合种植白薯。
而且,在海南种植白薯,从每年11月到第二年7月都有收获,换句话说,跟北方的白薯产季恰好是反着的,拥有反季节优势。虽然烤白薯是北方冬天暖手的必备品,现在夏天的生鲜超市,也常常出现来自海南的白薯,有着“沙地蜜薯”,或者“板栗红薯”之类诱人的名字。
海南种植的白薯品种,主要是从日本引进的“高系14号”和中国浙江农科院培养的“心香”,都是软糯香甜,相当美味的品种。不过,种白薯必须要解决一个大问题:病毒。感染病毒的白薯会变小、减产,甚至绝收,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。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,研究人员为此伤透了脑筋,最后终于用白薯病毒感染少的茎尖细胞,进行组织培养,培育出干净不染病的脱毒苗。使用脱毒苗来种白薯,终于把“水桶”的“短板”补上了。
第一批脱毒苗白薯种植示范的地点,是海南省澄迈县的桥头镇,产量是未脱毒苗的两倍多,而且品质也很好。如今桥头镇产的白薯,慢慢的变成了小有名气的特产。当地农民种白薯的利润增加了好几倍,许多人靠着卖白薯盖起新房,“走上人生巅峰”。“澄迈桥头地瓜”在2018年注册了地理标志商标,在电商、生鲜超市,我们常常看到这一个名字。每年桥头镇还会举办“地瓜文化节”。
日历娘特地在某超市拍摄的桥头产白薯标牌,可惜没找到白薯正主。图片:日历娘
历史上国人对于生活的理想,从“白薯丰收吃饱肚子”,到“不吃白薯吃大米白面”,再到“楼上楼下电灯电话”,最后到普及电子科技类产品。如今,网络和电商普及之后,很多人又回头看向了白薯这个“起点”——不管是救灾的粗粮,还是健康的新食品,白薯都始终与中国人的命运牵绊在一起。
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,来自物种日历作者@Brooke。感谢@玉子桑 对本文写作提供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