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可如今这样的时代早已过去,酒再好也需要包装、宣传,需要重视营销、推广。可在这方面本地酒企较为薄弱,扩张乏力,甚至被称为“缺少野心”做大做强。
对此,本地白酒生产商也说出了很多无奈。本地多数酒厂重视生产环节,缺少销售部门,有些甚至只是亲戚、朋友和同学帮着代卖。“其实我们并非保守,并非没有野心去做大做强,只不过目前缺少实力,起码资金方面就受限。”徐世杰说,铺设更广的销售经营渠道第一步是要花费大量的资金,可就目前公司的状况来说,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。
本地酒企以国企改制后的股份制和个人承包居多,在前期投入大,没有强大投资后盾、人工费用和原材料逐渐上涨的当下,即便想做大品牌,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另外,目前酒厂规模也受限。“咱们的酒厂毕竟发展年限短,就目前这些发酵池来看,一天生产的白酒也就两三百斤,一旦销售渠道大面积铺开之后,酒的销售量肯定要扩大,那时酒的质量也就难以保障了。”徐世杰透露,公司之所以没有增设分厂、扩大产能,是因为原材料来源有限,再者白酒和地下水的关系比较大,而且投入和产出期相对较长,因而暂时以维持市场为主。
重质量、轻营销必将成为市场的“软肋”,因此各企业也在不断尝试去开拓市场。徐世杰就透露,近年来,他们一部分精力就是做喜酒,再者就是“定制”酒。“在孩子出生、过生日或者结婚,类似这样的特殊日子里,就有人会到厂里定制白酒。”徐世杰说,有顾客会把某一天出产的白酒全部订下,然后存放在厂里提供的酒窖里,一方面有纪念意义,还有可能会增值。
另外,于宝功也介绍,目前他们厂也提供“定制”,而且还免费帮着窖藏三年,三年之后每年也仅仅只收取千分之五的费用。
“现在酒厂之间的竞争激烈,都是各自为营,没形成合力。”于宝功还介绍,目前仅在城阳就聚集四五家酒厂,酿酒工艺基本相同,酒厂之间的“价格战”打得异常激烈,所以利润也被压得很低。“而就目前来看,这些酒厂的规模和实力都不是很强,单纯哪个企业想要突围其实困难重重。”于宝功说,不过近两年,他们公司发展势头很猛,随着知名度慢慢的升高,省内的济南、潍坊、淄博等地的销售经营渠道也开始在拓展。
那作为区域的品牌酒该如何走出去呢?1月17日下午,记者正常采访了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会长薛剑锐。“想要走出去,就要克服咱们山东白酒的两大瓶颈。”薛剑锐说,这两大瓶颈一个是品牌,一个是资金。
“现在整个山东省内在全省都能看到的白酒很少,除了泰山、孔府家之外,大部分还是处在县域地区内,其品牌的影响力不够,营业销售队伍也还不够硬,缺乏经验。”薛剑锐说,特别是很多县市的白酒仅在县市周边销售,对这些白酒来说别说走出省外了,就算走出市内都很难。
再者,开拓市场需要雄厚的资金做铺垫,可就目前来看,山东省内几个较大品牌白酒一年的销售总额也不及茅台、五粮液一家,“就从这一点比较,咱们山东的白酒企业就处于劣势。”薛剑锐说。
中国传统饮酒文化源远流长,酒文化是一种传承,是精神的传承、工艺的传承、标准的传承、品牌的传承。采访中,文史专家鲁海介绍,从史料记载来看,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即墨老酒记载比较全面,但白酒方面,尤其是有知名度的白酒记载很少,“青岛缺少名白酒,也是一大遗憾。”
“其实要说青岛地区的品牌白酒,就要从‘栈桥白干’说起。”鲁海说,“栈桥白干”的创始人是民族实业家王宣忱,1931年,他在普集路上建立了山东省内第一家酒精厂——华北酒精厂。
我国北方人喜欢喝白酒,也叫白干酒或者烧酒。白酒度数大,多以高粱酿造,但高粱价格高,造酒的成本也就随之增高,普通百姓消费不起。而即墨地区盛产地瓜,地瓜可以酿酒价格又低,于是华北酒精厂就开始研制地瓜酒。地瓜造出来的酒虽然价格实惠公道,但会有一股地瓜味,经过王宣忱与技工的反复研究、试验,终于掌握了去除这种味道的技术,而且生产出的白酒味道醇香,价格低,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,这就是青岛著名的老品牌“栈桥白干”。
鲁学祚是山东齐鲁王酒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,目前他也在积极筹建青岛市酒文化研究会。“当时华北酒精厂出产的‘栈桥白干’可以说是青岛地区比较早的品牌白酒,过去青岛人都爱喝这种酒,也十分畅销。”鲁学祚说。
但华北酒精厂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,由于开发项目过多,受到洋货排挤,曾一度陷入危机。而在1938年,日本二次侵占青岛之后,曾企图中日合资接办该厂,王宣忱坚决不同意。“七七事变”之后,我国的进口酒精减少,汽油也缺乏,当时提倡以酒精代替汽油,华北酒精厂的经营状况也因此有了好转。抗日战争后,洋货重新充斥市场,华北酒精厂再次陷入危机,一直到解放后才得以复苏。后来华北酒精厂改为国营,定名青岛酒精厂。
鲁学祚说,青岛酒精厂仍然生产“栈桥白干”,是62度的瓶装白酒,由于物资匮乏,青岛人都是在结婚或者生孩子等一些重要时刻才会用到。
1958年以后,青岛的各个县开始开办国营酒厂,那个时代粮食相对匮乏,酿酒的原料依然还是地瓜干。“那时候青岛地区的白酒也不再仅仅只有‘栈桥白干’了,比如琅琊台酒厂前身——原胶南县的青岛第一酿酒厂出的珠山特曲,原胶州县酒厂出的南阜家酒以及原即墨县酒厂出的齐鲁春,还有平度的秦汉、莱西的沽河以及当时崂山县出的龙涎春。”鲁学祚回忆说,这些厂酿出的酒一般都是通过供销社来销售,一是通过三斤地瓜换一斤,再者是2毛7分钱一斤来买,“这些酒一般是散装,都是专酿专卖,而只有‘栈桥白干’还是瓶装,但那时已经非常困难买到了。”
改革开放之后,这些酒厂才逐渐开始使用粮食酿酒,但产量并不高。1998年之后,国有酒企陆续改制,各个酒厂开始经营分化,有些酒厂倒闭,“一直到目前在青岛市场上,还剩下琅琊台、胶州南阜家以及即墨齐鲁春三家。”鲁学祚也介绍,曾经著名的“栈桥白干”有段时间也退出了市场,直到近年来,山东齐鲁王酒业有限公司再次让其返回到市民的酒桌上,在此基础上还推出了“栈桥商务”、“百年栈桥”等系列白酒。
“不过市场往往就是这样,有旧的产品退出,也有新的产品不断进入。”鲁学祚也表示,近几年来,城阳区内白酒企业陆续出现了寺后老烧锅、海航机场白酒以及齐城“金城阳”等品牌,开始在市场上“攻城略地”,逐渐占据了一定份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