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栈桥白干”、“金锚手表”、“女士香槟”、“崂山可乐”、“大金鹿”、“鸡牌味精”这些有代表性的本地老品牌曾经一度领跑岛城市场,是青岛活力、时尚的代名词,也是深深种在青岛人脑海中的美好记忆。时代变迁,如今,它们有的仍在苦苦挣扎,有的正在华丽转身
80后姑娘小王还深深地记得,小时候的盛夏,自己和小伙伴们在外面跑累了,就会飞奔到附近的小卖部,争抢着花上5毛钱,买上一瓶汽水。打开瓶盖,汽水沫便“咕嘟咕嘟”的冒出来,然后大家便大口大口地喝下去,那是一种美味、解渴又痛快淋漓的感觉。喝完之后,汽水瓶还得还给老板。这汽水,便是崂山可乐。
如今的小王同样爱玩,经常约上三、五朋友一同逛街。夏天时,姐妹们通常会在便利店或者超市要上一瓶百事、可口可乐或者橙汁。但是小王对这些饮料却从不感兴趣,她觉得这都是些没味的东西。在小王的记忆当中,再也没一种饮料能够比得上小时候喝的“汽水”了
同样令小王难以忘怀的还有小时候喝过的“女士香槟”,当时,如果家里有女客人到来,小王妈妈便会让小王去小卖部,要上2瓶“女士香槟”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喝“女士香槟”可是一种时尚的代表,这种低酒精度、略带甜味的饮料如同现在的红酒一样,多受女士的欢迎。小王还记得,瓶子的标签上是一个时尚的大美女的画照。
而对于那时的小王爸爸来说,最喜欢喝的白酒便是“栈桥白干”了。栈桥白干62度,属于高度酒系列,是一种用地瓜干酿出的白酒,俗称“白干”酒。后来叫顺了嘴,干脆把所有的白酒都叫做“白干”。这种简单的绿色玻璃瓶装,贴有“栈桥”标志的白酒,可谓是当时青岛市场白酒的典型代表,不但价格实惠公道,而且口味纯正,直到现在小王父亲还念念不忘。
上世纪70、80年代青岛涌现出了一批本地有代表性的知名品牌,“栈桥白干”、“金锚手表”、“女士香槟”、“崂山可乐”、“大金鹿”、“鸡牌味精”等都是其中的代表,那时的它们不但引领着青岛的消费时尚,也是青岛乃至全国同行业中的佼佼者。
1956年7月,青岛手表厂的技术工人荆振禄试制成功了山东省第一只手表,这便是金锚的始创表。此后,“金锚手表”在全国打开了销路。
“青岛人对金锚手表都很熟悉,那个年代,凭票购买,几十块钱一块,能够有一块金锚手表是很有面子的事情。不少人都找熟人、托关系买块金锚手表。”青岛紫信实业有限公司栾绍清副总经理告诉记者。
在“金锚手表”最辉煌的时期,其职工人数多达5000人,年产300万只手表、近2亿元的产值、五六千万的利税。“金锚”成为当时青岛的支柱产业之一,也成为国内手表6大品牌之一。
和“金锚”一样,那时的“大金鹿”也生产得如火如荼。1964年,山东青岛自行车厂在“国防”牌自行车生产的基础上,开始研制生产载重型和轻便型各种各样不同型号的脚闸“金鹿”牌自行车,并逐步形成系列新产品。1980年,青岛市工业自行车公司成立,自行车的年产能力达到75万辆,1983年,青岛市自行车的生产能力已经突破100万辆。
当人们正在如火如荼的大搞生产,抱着铁饭碗时,一场社会的变革正在逐渐酝酿。改革开放以后,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,对于汹涌而来的市场之间的竞争,它们似乎毫无防备。
“那时,对内地表业冲击最大的就是香港的电子表。80年代,香港表进入内地。那时的香港表是电子表,款式新颖多样,价格实惠公道。开始时市场售价是几十块一只,再后来卖到十几块、几块钱一只。那些香港电子表企业大多在深圳、汕头、佛山、东莞等地建厂生产,批量生产,价格低。”栾副总和记者说,一段时间过后,企业猛地发现自己生产的机械表已经卖不动了。
“那个时代都是包产包销,金锚手表在全国26个省市都有销售点,那时的销售点被称为一级站、二级站还有百货公司。销售模式就是生产、送货。其实那时根本就没有一点市场销售理念,就是下大功夫搞好生产。后来,产品卖不动了,销售点倒闭,钱也要不回来了。”
面对香港电子表对大陆机械表的冲击,机械表生产公司开始转向手表零部件“机芯”的生产。而日本“机芯”此时正垄断着整个中国机芯市场,一场博弈开始了。
“当时,日本的机芯在中国市场的售价是30多元一只,我们产出的机芯在市场的售价是20多元一只,因为价格低国产机芯还是比较受青睐的。但是一场价格大战就此开始,日本机芯从最初的30多元每只也降到20多元每只,接下来降到每只10元、8元、最后降到每只只有6元。没办法,我们也只好降价销售。可是当时的生产成本价就是每只11元,以6元的价格出售是赔钱的。”栾无奈地说道。
记者了解到,当时“金锚”手表厂每月生产机芯的数量就是20多万个,而每生产一个机芯就预示着要赔5块钱,但是为了职工们的吃饭问题,最后还是连续生产的4、5年。直到最后,上亿的资产负债使企业确实无法再继续支撑下去了。
1998年“金锚品牌”全面退出市场。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,众多不同的企业经历着类似的命运。
曾经一度风光的“女士香槟”此时也乱了阵脚。据女士香槟生产企业的最后一任厂长陈晛介绍,“女士香槟”先是遭遇了香槟是个国外地名,不允许商标注册,产品改名带来的市场损失;后又受到大量假冒产品的冲击;同时大量洋品牌饮料涌入市场,终于败落。
1997年崂山可乐停产,1998年鸡牌味精停产,而“栈桥白干”也在80年代末遭遇了接近10年的生产断层。
斗转星移,大浪淘沙,在经历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阵痛后,这些经历过洗礼的品牌,也已经通过种种新的排列组合重归市场。
此前,青岛市委、市政府宣布,悬赏100万到200万元,寻找“能人”盘活金鹿自行车、鸡牌味精、崂山可乐、金锚手表等青岛老品牌。青岛市有关领导强调,这次盘活老品牌,要有新思路,绝不能低水平重复。随后,当时的青岛市经委、财委、市工商局等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支持老品牌恢复、发展的政策。
2001年5月,市政府批准青岛钟表总公司分立、改制、重建,通过吸收员工股,建立新的机制,青岛紫信实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,培育出了未来“金锚”品牌重振的主体。
2004年3月,青岛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收回崂山可乐商标,并斥资数千万元引进设备,恢复崂山可乐的生产。
2004年,青岛市非公有制企业欧美投资集团斥资560多万元,拍得原青岛味精厂的资产,全面整修后成立青岛金大鸡味素有限公司,恢复生产鸡牌味精,其在青岛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。
而被岛城百姓所熟知的“栈桥白干”在断层10年之后也已复出,归属有多年酿酒历史的青岛齐鲁王酒业有限公司。
然而,在复出的大潮中,也有不幸夭折的。2004年复出的“女士香槟”改名“女士嘉宾”,曾以崭新的面貌高调亮相市场,然而不出几个月就夭折了。
面对全新的市场环境,对于含有青岛人浓厚感情的老品牌来说,重辟疆域却并不容易。
青岛紫信实业栾副总自1978年就进入青岛手表厂,对“金锚品牌”有说不出的感情。如今,虽然历经种种不易,“金锚”品牌重新回归市场,但是栾总坦言今非昔比,对于手表行业来说,目前是强者愈强。国内表业既无法与瑞士的机械表相比,也无法与日本的电子表竞争。另外,资金、技术、人才、品牌积累等都是要面临的新问题。曾经为了与市场接轨,他们也走过一些弯路。
“为了加大研发能力,与市场接轨,我们成立了研发中心。研究各种新式手表。开始我们试研究了一款防二氧化碳中毒的二氧化碳检测挂钟,然而,当研制成功后才发现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问题,这款钟并不适合挂在墙上。后来,公司还研制了一款测紫外线与脉搏的手表,然而这些手表并没有市场。”栾副总也坦言,在产品研发时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市场调查与研究,有些盲目。由于此前经历过巨大的负债波动,因此“稳健经营”是他们基本的思路。另外,目前“金锚”除了仍旧在研制一些新的高端手表外,小批量的手表定制也成为其生存的特色。
“本地的老品牌回归市场,提高市场占有率并不是特别容易,现在企业面临的不只是区域性的竞争,更包括全国性的甚至全球性的竞争。”经信委相关工作人员认为短时间提高市场占有率还有一定困难。
同样,齐鲁王酒业张总目前也正在考虑怎样将“栈桥白干”品牌做出自己的路子。为此,“齐鲁春酒业” 在重新推出新的“栈桥白干”之前,也在口味、包装等方面做了新的调整。
“之前是单纯的地瓜酒,重新面对市场,公司也在生产的基本工艺、酿造工艺、配方等方面做了新的改进,现在的新白干,已不是单纯的地瓜酿造了,已经从单粮向五粮、多粮发展。同时,在产品的包装与档次上都做了新的提升。”张总告诉记者。
然而,目前白酒市场激烈的竞争也使张总面露难色,“现在外地的白酒品牌也纷纷进入青岛市场,强者愈强,品牌的积累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我们现在也正试图探索出一条对自己最合适的路子来,打算将栈桥白干打造成青岛本地的特产酒。”
“品牌重回市场归类似于二次创业,尽管消费者这些老品牌带有一定的情感,但品牌承接者必须改变之前的老路子,不能闭门造车。另外,品牌延续的支撑更大程度上来自企业本身,因此企业本身的包括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方面的实力,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品牌的发展。例如,消费品市场是大者为王,面对激烈竞争,找对路子很关键。”青岛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邓玉勇认为。
一个品牌就像一个朋友,当它一直在你身边时,你不会觉得有什么,但当它离开你后,你却会由衷地想念它。因为,对于当时的你来说,这个品牌只意味着吃穿住行的某种消费体验,但当岁月渐远,再回首时,它却不再仅仅是一个商标、一个牌子,而是一段岁月,一段记忆。
那段记忆与某种味道、某种体验相伴,再次喝到它、见到它,勾起的便不仅是食欲,更是对往事的美好回忆。
对于青岛人来说,无论是八零后还是七零后,或者是六零后和五零后,无论你是男还是女,甚至无论你是青岛土著还是后来者,都能够从崂山可乐、大金鹿自行车、女士香槟、金锚手表、栈桥白干中寻找自我记忆中的味道和体验。
也正因为此,才会有那么多人孜孜于重振这些老品牌,唤起曾经的味道和体验,再现其昔日的辉煌。这么做,不仅是为留住一份记忆,更是要留住一份精神,一份曾经的创造辉煌的精神。
当然,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,仅靠唤起曾经的记忆,仅靠人们对老品牌的依恋,是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。如果不思进取,不求创新,不求发展,今天如日中天的品牌也有可能慢慢淡入人们的记忆,与岁月一同老去。我们悲痛于一些老品牌复兴的无力,也欣喜于一些老品牌复兴过程中的勃勃生机。也希望那些曾经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的老品牌,也能继续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并留下美好的记忆,留住青岛人的骄傲。